查看: 88|回复: 0

谈一谈微信的发展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1-27 17: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文章会从微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角度,谈一谈我对微信的理解。会从产品理念出发,但不会涉及产品现有的bug和功能上的不足。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谈一谈。
我理解中的微信,是一个崛起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继承了短信和电话号码而产生的产品。它其实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产物,它是革命性技术转变所带来的必然产品,即使没有微信,也会在相近的时间内出现一个类似的工具。
微信最开始的作用,只是一个免费的短信收发软件。但是短信本身,其实是一个在技术不成熟的环境下产生的伪需求,短信背后真正的意义在于:1、社交的需求;2、信息通知的需求。这两个需求其实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体现。在微信后来的发展中,它们逐渐演变成了微信的聊天功能和公众号。
从传真到固话到短信到微信,其实大家要做的都是让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虚拟空间中获得一个真实的身份,并让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精确的、点对点的交流。
这里的自然人和法人只是借用法律中的概念,想表达的是“与生活中的人所对应的身份”和“与权利主体所对应的身份”。
因此,微信不止是一个沟通工具,更是一个人网络中的身份。每一个微信号都代表着虚拟世界中的一个真实的人。而公众号和企业微信,则对应着一个行为的主体,这个行为的发起者并不是一个生活中一般意义上的人。微信提供的,是现实生活在虚拟世界的延展。
微信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坚持“网络身份”这一个原则,它想做一个网络世界中真实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它的许多受人诟病的功能就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了。
比如为什么PC端只能通过手机登录?因为一个微信号对应的是一个现实中真正的人,所以微信一定要防止有人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通过电脑登录。这不仅是对隐私的一种保护,更是对一个人的尊重。不能找回聊天记录也是相同的原因。
比如为什么其他产品在不断的通过弹窗等方式吸引用户注意的时候,微信却从来不在这方面打扰用户?因为作为一个身份的象征,微信不需要、也不能通过各种方式打扰用户,虽然微信的产品数据很棒,但它不需要通过任何的手段去强行提升数据。
微信的历史就是一个虚拟社会的真实身份的发展史,微信的发展虽然不是每一步都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但也基本沿着一个“网络身份”应有的发展路线在发展。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微信的现在。
近两年微信做的比较重大的转变有两点:1、是以“看一看”为代表的内容呈现的变化;2、是以“公众号收费”、“表情开放平台”为代表的内容创作激励的变化。在这背后,代表的是微信从一个“网络身份”到“网络身份及其在虚拟世界内的生活”的转变。我们主要谈以下第一点。
有人会问,那“视频动态”属于什么?在我的理解中,从版本的角度看“视频动态”是一个重大的更新,但是从理念的角度看,它是和朋友圈一脉相承的,是对朋友圈的一个完善和优化,因此不算重大转变。不过“视频动态”是否是一个成功的功能,是否达成了让人们无压力、更方便的分享生活的目的,还是一个未知数。我相信微信今后会继续在分享生活这方面下功夫,找到更轻松、自然的分享方式。
在内容呈现方面,微信改动的整体逻辑和思路是:让更多的人看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有价值”三个字,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微信在AI智能推荐方面一直都十分克制。微信从底层就不相信人的自觉,难得的是,它虽然知道如何杀掉用户的时间,但它不愿意去做这件事,因为这件事是没有价值的。最近的微信也开始利用智能推荐杀用户的时间,这背后有三种可能:1、产品经理变了;2、因为时代变了,所以产品理念变了;3、微信对自己的AI和推荐策略有了充足的信息,认为能够提供给用户它们感兴趣有有用的东西。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中讲过他对“看一看”的理解和期待,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看一看”大概是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的。
现在“看一看”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在“在看”中,微信希望通过朋友推荐而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可事实上,这个功能已经被滥用成了自媒体的最佳广告位,一遍一遍的不感兴趣都无法阻拦。
虽然这看似是一次失败的改动,但我认为无论从理念还是功能本身出发,“看一看”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每个人的微信好友已经不再仅仅是他的好友了,还有众多的业务伙伴和萍水之交。如果能够从加好友时,根本性的区分业务伙伴、生活好友和萍水之交,这个问题大概就能得到解决。
在前几个版本的改动中,企业微信用户能够和微信用户加好友其实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方法。
除去“看一看”外,关于内容呈现的改动还有“搜一搜”。
我把搜索的改动当作了内容呈现的一部分,因为搜索的本质是让用户主动获取有用的信息。当年改动刚出现的时候,很多大V分析了微信做搜索的野心,但我倒是有些不同意。我认为,微信做搜索,最根本的原因是它需要做搜索了。
这个需要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普通用户需要一个更方便的方式去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二是有价值的长尾玩家需要一个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
从搜索的发展历程来看,微信想要做的应该是打通小程序、公众号等内容,通过搜索推荐更准确的信息与服务。最后的终极版本应该是一个能够获取小程序内部内容的连接微信内一切信息的一个入口。通过小程序打破app之间的隔阂,让搜索所能获得的信息回到甚至超越PC时代的百度和谷歌所能达到的程度。我甚至期盼有一天,搜索能够通过分析视频内部的内容从而推荐给用户他所需要的视频。
关于内容创作激励的变化,我想和各类其他内容app的崛起肯定是不无关系的。这是一种和其他平台抢内容的方式,但同时也是微信“鼓励创作”和“鼓励创意”的体现。

最后谈一谈微信的未来,我想说两个比较特殊的点,一个是“视频号”、一个是“圈子”。
“视频号”的出现,其实可以勉强规划到我之前所说的“内容呈现的变化”中,不过过于特殊,值得拿出来单独说。
在我看来“视频号”今后有两条发展路径:
第一条道路是继续保持高准入门槛,开通视频号要审核、微信只内置少量的视频编辑功能。在这条道路中,“视频号”的主要发展对象应该是那些拥有成熟视频制作能力公众号,“视频号”作为对公众号的一种补充,让更多的优质内容停留在微信内部。按照这条道路走下去,“视频号”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打通视频、公众号、小程序之间的隔阂,并与直播、卖货等相关联,最终增加创作者从中获得收益的能力。
第二条道路是逐渐降低准入门槛,增加视频编辑能力,向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靠拢。此条道路不赘述,因为个人认为发展前景不高,微信这么做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它违背了微信一直以来“帮助用户”的最基本的产品逻辑。这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降低准入门槛=降低内容质量=给刷视频的人造成了麻烦,这也违背了之前提到的“有价值”三个字;2、是这种改动等于让微信从一个工具转向了一个玩具,这会使微信逐渐变成一个四不像。
接下来说一下“圈子”。
“圈子”中之前有一个我很看好的功能叫做“投稿空间”,估计是哪里出了问题吧,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我认为这个投稿功能的有无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如果可以投稿至“投稿空间”,那“圈子”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应当是逐渐贴近朋友圈,我在想发布内容的时候,可以发布到朋友圈——这是给熟人看的,也可以发布到圈子——这是给同好看的。这时“圈子”的作用,应该是让我有一个没有压力发声的地方——因为只有对我的内容感兴趣的人才能看到我的内容;二则是能够让我有个地方找到同好。
如果不能“即兴投稿”,大概它会逐渐变成微信版豆瓣或者贴吧吧。但是作为微信内的一个功能,尤其是出现在“搜一搜”下方的功能,我想微信对它的希望应该是能够让用户节约时间,而不是消耗大量的时间去刷圈子的。如果“圈子”真的变成了微信版贴吧,我想它离凉凉估计也就不远了。
与“即兴投稿”消失相对应的是,“圈子”的首页进行了改版,从推荐圈子变成了推荐帖子。做一个不负责任的推测,这个改动的出现是因为圈子内部正在逐渐演变成微商的大本营。但这种改动治标不治本,只要圈子存在,微商就会存在并逐渐占领圈子。同时,这个改动其实是增加了帖子本身的分量而降低了帖子所在圈子的分量,这个行为和之前可以投稿至“投稿空间”里相矛盾,因为投稿至“投稿空间”是一种弱化圈子,强调帖子本身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