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回复: 0

拼多多:你是谁?——拼多多商业逻辑分析 | 商业模式画布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0 18: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兴远咨询商业画布资深导师 王燕东Jack
<hr/>拼多多自成立以来,各种各样的新闻就一直不断,有好的、有差的,而拼多多就在这样的舆论中,不断调整、发展,截止2021年2月4日,拼多多的市值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
拼多多网站上是这样写自己的:“作为新电商开创者,致力于将娱乐社交的元素融入电商运营中,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带着乐趣分享实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购物体验。”
一万个读者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眼中的拼多多是不一样的,今天兴远咨询Jack老师带你一起来拨开迷雾,分析拼多多:你是谁?你是怎样的一家企业?。
<hr/>一、 拼多多的黄铮

拼多多的创始人是黄铮,黄铮有三个贵人:段永平、丁磊及马化腾。其中段永平对黄铮的帮助最大,黄铮曾在一次公开访谈中表示:“在创业过程中,段永平一直在耳边敲打他要做正确的事情,并一直传递给他一个最重要的信念,那就是做人要本分,不占他人便宜”。
在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的高价拍得了巴菲特午餐,当时,段永平就带上了黄铮一起与巴菲特交流。在这次与巴菲特的交流中,黄铮悟出来一个逻辑:“把资本主义倒过来”。[详见黄铮的文章《把资本主义倒过来》]。

(一)资本主义逻辑

我们先看看资本主义的逻辑,钱从穷人流向富人,即通过保险这种产品促进了财富从没钱人向有钱人的转移,进一步放大了资本的力量。如图1所示:



图1 保险产品

Why?为什么?
逻辑是这样的:因为富人有钱多,因此抗风险能力强;而穷人钱少,抗风险能力弱。于是穷人需要向富人购买这种抗风险能力——就是保险。我们知道,基础的保险是很多人需要的,也给了更稳定的生活,至少是一个更安定的心情。但是除此之外的保险产品,终归来讲,进一步促进了财富从没钱人向有钱人的转移,它进一步放大了资本的力量,是资本主义的极致体现。如图2:



图2 资本主义逻辑

“有钱=更安全”这种软性的虚的东西也通过保险变现了。如此下去,如果市场是高度有效不受干扰的,法律是保障资本及其复利的合法性的,那么会出现的情况是——富的人越富,穷的人越穷

(二)把资本主义倒过来

黄铮提出能否把资本主义倒过来,他提出了一个假设:
存不存在一些机制能让穷人也能卖“保险”给富人,穷人也能卖一些自己的“软实力”、自己的意愿、抗风险能力给富人,从而实现更精细化的反馈,周期更短的钱从富人向穷人回流的循环呢?
按照黄铮的设想,每个人(无论穷人和富人)对自己的意愿,对于自己在未来某个点的需求和规划往往是比其他人要清楚得多的。而且这种每个人的规划和意愿,以及个体对自身某个行为的确定性的把握,对满足需求的供给方往往是有价值的。它可以降低组织生产的不确定性,可以帮助实现资源以及资本的更有效配置。
这个逻辑是钱从富人向穷人回流,即通过信用产品(类似折扣券)这种方式促进了金钱从资本家/富人向普通人/穷人的转移,如图3所示:



图3 信用产品

Why?为什么?
逻辑是这样的:资本家/富人缺乏确定性的需求,因此不确定带来高风险;而普通人/穷人具备意愿行为的确定性,因此有确定的规划和意愿。
资本家/富人是愿意向普通人/穷人购买这种反向的保险,他能让每一个普通人的信用和意愿变现,这种反向保险不再是穷人积累信用和钱向富人借钱付利息(在借贷的情形下,穷人因为借了钱,要付利息。因此他买的东西反而要比富人买的贵)。而是反过来,资本家/富人出钱给普通人/穷人买他的生产资本配置的确定性。
总而言之,它实现了财富从富人向穷人回流,这就是“把资本主义倒过来”。如图4:



图4 资本主义倒过来的逻辑

二、黄铮的拼多多:不断发展的商业模式

弄明白黄铮的逻辑,对了解拼多多商业模式的建立非常有指导意义,下面我们来看看拼多多商业模式如何演化的。

(一)拼多多1.0——围绕下沉的市场(2015-2018年)

黄铮2015年创立拼多多,他把目光聚焦在被阿里、京东两家没有关注到的大众市场,通过拼团的方式将价格压到最低,最终成功从淘宝虎口夺食。反应过来的阿里已经来不及布局。

1、拼多多的商业模式1.0
前台:客户细分主要是五环外客户:下沉用户,给他们提供价格低廉的产品,帮助下沉用户养成移动购物习惯。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基于社交关系链的方式规模化拓展用户。
后台:拼多多的核心能力是IT系统、研发团队,他们设计出游戏化、社交化的购物产品;合作伙伴是供应商,以及大量的商家入驻,初期很多是淘宝过来的商家;拼多多做的关键活动是市场营销、教育客户以及供应链建设。
收入/成本:收入来源与用户购物,成本主要是供应商成本、运营、研发成本等。
拼多多的商业模式1.0如下图5:



图5 拼多多商业模式1.0

商业模式1.0的特点:
引流:通过免费的方式吸引大量原淘宝的商家入驻平台,同时也带来相关的流量;与腾讯合作,利用微信引流,特别是三、四线不太使用移动购物的群体。
拼团:游戏化社交拼团方式,通过砍一刀方式,吸引大量客户参与。
推广运营:除IT、采购成本外,还有运营成本、市场成本,这方面成本的高低对拼多多的快速扩张有比较大的影响。

2、拼多多的业务增长
经过3年的快速成长,从2015年不到0.2亿活跃用户,到18年4.185亿活跃用户,国内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京东,达到阿里的66%。如下图6:



图6 2015-18年国内活跃用户

3、拼多多的获客成本
拼多多的新客获客成本是阿里、拼多多、京东三家之中最低的,说明找对了客户群体;通过社交拼团这种方式,使拼多多短时间内大规模拓展客户,而费用却相对低廉。(注:2018年拼多多77元新客成本,包含为苹果手机折扣价,而苹果手机折扣购买,主要是教育客户行为的投入)。如下图7:



图7 2015-18年新客获客成本

4、拼多多面临的挑战
随着拼多多的活跃用户增多,资本市场越来越看好,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困扰。拼多多在上市后,接连遇到被市场监管部门约谈假货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如厂商做一款名字和vivo差不多的手机:vivi,不止如此,诸如特伦苏牛奶、康帅傅方便面、翢(dao)牌洗衣皂、加乡宝、NKIE、蓝月壳等等“山寨”产品,都是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2018年,在上市后不到一个月,拼多多在国外美国律师事务所Rosen Law Firm代表投资者发起了集体诉讼,最后由美国加州法院所受理。
拼多多的假冒伪劣、知识产权等问题严重,拼多多与淘宝被列入其侵犯知识产权、销售假冒产品的“恶名市场”的黑名单中。

5、拼多多离黄铮的设想有多远?
黄铮的拼多多离他的设想有多远?黄铮在“把资本主义倒过来”中,最重要的一方是普通人/穷人,他们追求高性价比,收入不同,所追求的性价比也不同。在大城市的中产们眼中,产品简洁、品质高、价格适中就是性价比高,在小城市的低产青年眼中,便宜,就是性价比之王。拼多多通过社交拼团、低价产品,迅速完成了大量客户的积累。
拼多多做好的地方:找对了客户并进行了客户细分;向细分客户提供了有效的价值主张,客户愿意买单;传递价值主张的渠道有效性高,且获客成本低廉。
拼多多做的不好地方: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
总结来说,拼多多离黄铮的设想完成还不到一半,但是面临的问题多多。

(二)拼多多2.0——解决假冒伪劣,打造高效C2M

2018年,拼多多面临的挑战书假冒伪劣和知识产权,这只是表面问题,而黄铮要解决的是把拼多多商业模式的确立,即“把资本主义倒过来”。拼多多在解决假冒伪劣方面的措施:
l 解决假货:假一罚十
在拼多多被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约谈后,当月2日至9日,拼多多强制关闭了一千多家店铺,下架了四百多万件商品,同时批量拦截疑似假冒商品链接超过45万条。拼多多是第一个提出假一罚十的平台,这也让很多卖假货的商家怨声载道,假货问题因此得到遏制,但是劣质产品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l 解决劣货:从“廉价低质“到“低价划算
开启百亿补贴,百亿补贴的货源和京东、天猫一样,商家提供成本价,平台在成本价的基础上补贴部分钱,客户最终拿到低于成本价的商品。一众国际大牌入驻拼多多,提高拼多多品牌调性,让拼多多的品牌形象从“廉价低质”,转变为“低价划算”。

1、拼多多的商业模式2.0
前台:客户细分是追求性价比,低价实用的下沉客户。
后台:拼多多打造核心能力:供应链系统、消费大数据及研发团队,目的是让供应链系统高效,降低成本;消费大数据使拼多多有个相对明确的需求;合作伙伴除制造厂家,物流企业外,还有农户,拼多多考虑物流的安全性问题,扶持J&T极兔速递;拼多多做的关键活动是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教育客户。
收入/成本:收入来源是用户购物,成本主要是除市场成本、运营成本、IT成本、供应链成本外,增加了助农成本。
拼多多的商业模式2.0如下图8:



图8 拼多多商业模式2.0

商业模式2.0的特点:
供应链:不断加强供应链系统建设和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消费大数据:不断积累消费大数据,引导厂家;通过百亿补贴,扶持品牌厂商;通过市场活动,例如购买特斯拉,测试市场,以及教育客户。
助农:试探长周期产品的,为此增加了相应的成本

2、拼多多的业务增长
1)活跃用户
18以来,拼多多通过假一罚十解决假货,通过百亿补贴年的快速成长,从2018年国内活跃用户4.185亿,到2020年已经达到7亿,达到阿里国内活跃用户的90%。(说明:是阿里的活跃用户加上海外的超过9亿)。有趣的是京东18-20活跃用户增长也很快,其大量客户的增长,得益于拼多多对下沉市场客户的教育。拼多多活跃用户增长,如下表1:



表1 2015-20年国内活跃用户

2015-20年活跃用户增长,如下图9:



图9 2015-20年国内活跃用户

2)营收及市值
2017年-20年Q3,拼多多的营收见下表,其中2020年3季度首次实现盈利4.6亿,也就是过来盈亏平衡点。资本市场对此有明显反馈,截止到2021年3.2日,拼多多市值2282.81亿美元,同期阿里巴巴市值6555.84亿美元。



表2 阿里、拼多多2017-2020Q3营收及利润



图10 阿里、拼多多20200302市值



图10 阿里、拼多多20200302市值

3、拼多多面临的挑战
品牌厂家:通过百亿补贴,扶持品牌厂家,对拼多多的增长至关重要,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把内功修炼好,实现持续性盈利,成为一个稳定增长的综合性平台?
社交拼团模式的持续性:拼多多利用社交拼团的方式取得快速增长,但是商业模式并没有形成真正的闭环,流量的入口存在被社区买菜、短视频分流的问题,拼多多如何应对?
消费大数据:消费大数据已经成为拼多多的核心资源,这些核心资源的如何挖掘,怎样有效利用,使数据成为可持续增长的源泉?
长周期产品:对于周期长的产品如助农产品,如何对厂家进行有效管理?

4、拼多多2.0的优缺点
拼多多1.0通过社交拼团、低价产品,完成了大量客户的积累。而2.0则有效处理了假货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劣质产品还在解决的路上。提高了C2M的供应链效率,但是消费大数据的利用还非常有限。另外对长周期产品,暂时也没有找到非常好的办法。2.0商业模式基本形成,但是没有形成闭环。
总结2.0,拼多多离黄铮的设想完成了初步的框架,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模式还没有形成闭环。

<hr/>三、拼多多商业模式的思考

拼多多对于零售市场的思考:尽可能降低交易环节,提升整体效率,做好在提升商品品质同时降低商品价格。让产业链各方获利,是拼多多思考的问题。黄铮在拼多多探索出一条路出来。
l 传统零售模式




传统零售模式

l 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

l ODM模式



ODM模式

l C2M模式





从现阶段看,C2M模式、ODM模式为代表的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的柔性、拉式供应链,算是不错的解决方案,尤其C2M模式是从消费者出发。

<hr/>四、总结

总结拼多多商业模式的发展逻辑,有以下几点
1、 指导思想明确:紧紧围绕第一性原理,去掉一切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把利让给消费者。
2、 把资本主义倒过来:从消费者出发,分析消费大数据,按需下单,然后通过平台,把需求转化为明确的订单,指导制造商柔性生产,拉式供应链。
3、 商业模式分步实施:首先,明确下沉客户市场,通过建设平台方式,链接消费者与商家,迅速完成客户积累。其次,通过假一罚十、百亿补贴方式,打击假货、劣货,扶持品牌。第三,建设核心能力,包括消费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供应链管理等。
4、 洞察市场客户:拼多多深刻洞悉市场客户,采取通过微信,采用社交团购的方式,短时间低成本的获客,随后建立起粘性比较强的客户关系,同时夯实关键核心能力:消费大数据、供应链管理,最终形成闭环。
拼多多已经迎来业绩的拐点,今后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快速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