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回复: 0

种植牙集采来了,机构的超级爱股跌幅超7成,机会还是陷阱 ...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9-22 19: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对种植牙收费过高、患者负担过重问题进行治理。受此消息影响,前几年机构的超级爱股牙茅通策医疗连续暴跌,从最高点下来总共跌去了7成。周五国家医保局也正式公布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后续国家医保局会根据有关意见建议对通知重新修改发布。
今天就来分析分析,民营口腔医院还有没有投资价值,跌去了7成的价格,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
01
种植牙专项治理不是集采
国家医保局这次发布的通知,是根据《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对过高的种植牙价格进行治理,以往医保局组织的都是仿制药、医疗器械集采和创新药医保谈判,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不同。
集采、医保谈判是常态化,全国一个价,每隔几年就要重新招标,影响的是药械企业,主要是减轻医保压力。这次种植牙专项治理主要是响应种植牙贵的社会呼声,减轻个人负担(种植牙自费),与医保无关。民营价格市场调节,公立技耗分离,医疗服务价格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比如房价)自行调控,公立也分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自主定价,总结起来就是种牙医疗服务价格下调不搞一刀切。种牙耗材大概有一半挂网集采,剩下一半价格由市场根据供需结构自发调节。
不知道大家前面读到“调控”这个词,有没有觉得很眼熟?是的,房地产调控,一个谈了20年的事。既然是调控,说明国家医保局也基本认可种植牙作为消费医疗、医美属于市场行为,专项治理要在尊重市场的基础上进行。
02
降价压力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
读了几遍征求意见稿,当然后面可能还会根据有关意见建议进行修改,但大差不差,说说我的感受,种植牙价格调控主要还是针对公立医院,基本每条说的都是公立医院,提到民营医院(诊所)就下面一条。


确实是的,民营医疗机构运营成本不一样,价格真的没办法统一,只能实行市场调节。比如租房或自己盖楼、装修成本肯定不一样,医疗设备采购价会因为采购规模不同而不同,医护人员构成不一样,工资福利待遇差距会很大,就算请同样一个医生,不同的民营医疗机构开出的价码也不完全一样。
而且在这个征求意见稿中还发现一个现象,提到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高都是公立医院,提到价格低都是民营医院(诊所)。确实也是,公立医院基本都是综合性医院,运营成本高,很多科室赔钱,但出于社会责任或者医院评级也必须养着。比如医院里的儿科不挣钱,很多公立医院不给设置,前几年就专门出台政策,综合性医院必须设置儿科,但钱人家是不管的,都得医院自己想办法。
公立降价,会不会带动民营也降价?这个是肯定的,但降价幅度还是要看供需关系。以我所在的北京为例,虽然医疗资源在国内最丰富,但口腔科的号属于最难挂的那种。面对需求的爆发,民营医院(诊所)断崖式降价可能性不大。
03
降价压力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
这次征求意见稿只要求50%种植牙参加耗材挂网集采,为中高端留下了一半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中高端种植体主要来自美欧韩发达国家,为了平衡集采和非集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价格关系,估计参加集采的可能性不大,否则别的国家患者肯定不答应,这也是之前很多集采外企弃标的重要原因。而且征求意见稿只是要求集采耗材公立医院零加成销售,非集采产品通知没提,基本断定可以适当加价销售。
前面也说了,口腔科是最难挂的号,主要原因是牙医少,咱们国家百万人牙医数量大概只有美欧发达国家的1/4、1/5,再加上我们国家人更老,以后会越来越老,牙医资源就更紧张,大家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牙医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做种植牙手术,比如我所知道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口腔科医生是挺多的,但会做种植牙手术的只有两个。以后专家会将更多精力向特需倾斜,当然收费也会贵一些。
将来市场可能会形成普通医生使用低端集采品牌,专家使用中高端非集采品牌的格局,种植牙也会既有奥拓,也有奥迪,想要有面子,咬咬牙买奥迪,只想代步,那就买奥拓,当然大部分人估计既不买奥迪,也不买奥拓,而是中档的,种植牙以后估计也是这样,谁也不会为了省几个钱弄个最便宜的牙放在嘴里。
今后真正降价主要发生在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价格断崖式下跌可能性不大。
04
民营医疗机构单牙利润可控
其实以前民营医院(诊所)也做低端,但由于没有集采,自己单独找耗材厂家购买,价格比较贵。这次刚好通过集体的力量,压低耗材采购价格,前面也说了公立医院技耗分离,医疗服务价格和耗材价格分开计算,民营医院(诊所)没这个要求,它们的价格是打包起来由市场调节形成,可显著降低民营医院(诊所)低端产品的经营成本。
中高端市场,公立医院采购的非集采产品可以适当加价销售,特需医疗服务本身价格就要比普通门诊贵,公立医院中高端市场价格断崖式下跌可能性不大,再加上需求大增造成的供需紧张,大家不用对民营医院(诊所)中高端产品价格太过悲观。
05
头部民营口腔医院份额会提升
价格下降,需求突然间爆发式增长,但公立医院种植牙资源增长确是非常缓慢的,一段时间内甚至不会增长。
公立医院,不管建设新医院,还是在老院区基础上改扩建,都需要多部门审批,时间非常漫长,前期的沟通,后面的可研、初设、资金批复下达,期间还有无数次的专家论证,另外土建施工、内部装修、设备采购安装、人员招聘培训两年不长吧。政府预算支出都是统筹考虑,突然大幅增加公立医院建设资金可能性不大,就算有,重点也是向妇幼、儿童医院(科室)倾斜,稳住新生人口重要程度远超种植牙这种医美项目。
光有医院、有牙椅还不行,还得有会种牙的医生,公立医院是有编制限制的,编制部门不可能为了种植牙单独给医院增加编制。
这样一比较,头部民营医院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灵活、快速,盖楼、租房快,招人快,哪哪都快,将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是大概率事件。
06
鼓励中高端民营医疗消费发展
北京的公立医院生个孩子所有花费加起来到不了一万,但我记得很多年前章子怡在香港生个孩子花了好几十万,正是看到其中的巨大经济利益,不少国家(地区)把医疗消费、医疗旅游作为大产业大力发展,吸引中国富人阶层。


公立医院由于公益性,不能超政策指导价收费,很多中高端医疗服务没法做,这恰恰是民营医疗机构可以发力的地方,高收入群体、高管、明星们也有更高层次医疗消费需求,实话实说现在的公立医院,就拿北京来说吧,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来,人太多,就医体验真的不好。中高端民营医疗发展起来了,相关从业人员收入提高了,社会消费起来了,他们再生个三胎,其实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
我们不能总是建点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厂,企业自己都半死不活的,哪来的钱给工人涨工资,这也是内需不足、消费不振的重要原因。还是要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是重要方向,医疗服务就是高端服务业上的明珠。大家对腾讯、阿里这类互联网公司的高工资各种羡慕嫉妒恨,没办法,谁让人家公司那么能挣钱,国内这么能挣钱的公司还是太少了,各类产业还得继续往高端走。
另外大家不要把民营医疗与校外辅导相提并论,本质不同在于,中高端民营医疗消费有真实需求,而校外辅导是伪需求,当绝大部分孩子都参加校外辅导,校外辅导就变得毫无意义,孩子的成绩排名几乎不会有变化,该上什么学校还是上什么学校,白白浪费大量金钱,严重影响新生人口数量,严重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唯一受益的就是投资这些校外辅导机构的资本和创始人团队,比如俞敏洪。
07
市场对通策医疗业绩过度悲观
综合来看,资本市场对本次种植牙专项治理太过悲观,其实对医院(诊所)业绩影响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企业业绩都是在6-4间摇摆,投资者情绪往往在10-0间摇摆,或许这就是市场不理性的一面吧。
就拿通策医疗来说吧,只有18%的收入来自种植牙,而且通知的征求意见稿也明确说了,拔牙、牙周洁治、补牙等以技术劳务为主、历史价格偏低的项目,可以适当提高服务价格,不是只降不升。虽然公司市值跌了7成,但公司业绩绝不至于下跌70%。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帮我来个“关注”+“赞同”,也可“分享”给更多朋友。
后续我们还将对食品饮料颐海国际、海底捞、五粮液、洋河股份、伊利股份、涪陵榨菜、桃李面包、绝味食品、重庆啤酒、双汇发展、中国飞鹤、金龙鱼、千禾味业、恒顺醋业,家电和消费电子小米集团、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歌尔股份、苏泊尔、科沃斯、浙江美大,文具和办公用品晨光股份,纺织服装安踏体育、波司登,金融香港交易所、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互联网腾讯、阿里、美团、京东,计算机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用友网络、卫宁健康、广联达、大华股份,芯片中芯国际(港股)、沪硅产业、景嘉微,激光柏楚电子、锐科激光,清洁护理中顺洁柔、恒安国际、维达国际,旅游中国中免、宋城演艺,房地产万科A、招商蛇口、金地集团、我爱我家,医美朗姿股份,医疗服务通策医疗、锦欣生殖、金域医学、美年健康,医疗器械微创医疗、迈瑞医疗、微创机器人、心脉医疗、乐普医疗、南微医学、大博医疗、健帆生物,医药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科伦药业、信达生物、贝达药业、长春高新、安科生物、云南白药, CXO药明康德、康龙化成、药石科技,疫苗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体外诊断艾德生物、万孚生物、安图生物,生猪养殖生物股份,影视娱乐芒果超媒、万达电影、华策影视、中国电影,物流顺丰控股、京东物流,殡葬福寿园等进行研究。
文章仅仅记录我自己的感悟、体会,不构成任何买入卖出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