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回复: 20

微信的演进和未来

[复制链接]

4

主题

6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12-11 21: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日写了一篇「微信为什么会成功」,原本是没有续篇的,不过收到的大量回复又引发了我一些新的思考。另外,Tony (腾讯前 CTO 张志东)在读过这篇文章后,给了我一些意见和想法,价值深远。毫无疑问 Tony 和 Allen(微信张小龙) 都是具备大智慧的人,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意见和想法,通过这篇文章传递出去。
微信发展到现在,差不多成了移动社交和互联网生活领域的巨无霸,体量惊人,牵一发而动全身。功能繁多,业务复杂。虽然微信一直遵循简约至上和用完即走的原则,一些功能入口隐藏的很深,但是我们掀开这些藩篱去探求宏大的微信世界时,你会发现,微信的功能已经数不胜数。
消息、语音、视频、群、通讯录、公众号、朋友圈、购物、游戏、卡包,点进钱包这个导航,其中蕴藏了和支付相关的无数功能,理财通、生活缴费、红包、城市服务、微信红包……还有大量的第三方服务。这还不包括从微信衍生出来的微信读书、微信电话本、企业微信,还有未发布的公众平台移动版。等等。
即便如此,随便抓个用户,不是产品经理,也能提出一车皮的需求。比如:
为什么不做朋友圈分组查看?
为什么没有收费群的功能?
文章应该有付费阅读的选项
朋友圈热文的入口太深,希望提前
联系人什么时候能够突破5000的限制?
为什么不做订阅号和服务号的「App Store」,搜狗的微信搜索首页都是「段子手、私房话、养生堂、八卦精」,为什么要让他们做微信号搜索?
我写的这么好为什么没人知道?原创流量从哪里来?
直播这么火,为什么微信不做直播?
语音问答这么火,微信为什么不做「值乎」「分答」这样的功能?
微信为啥没有驾驶模式?
Mac 版微信怎么还不更新?
……
类似这样的功能,我可以轻松写出100个,微信的产品经理有没有考虑过?我估计每个这样的需求他们都做过反复评估,各种纠结,各种痛苦。对于产品研发来说,增加功能是最简单的,看起来也最容易获得加分。但是,设计上的完美并不是没有东西可加,而是没东西可减。
我曾经问过 Allen,支付宝有经费群,微信为什么不做收费群?适合内容创业啊。他的回复是:
群内做一种通用的缴费功能,是有可能的,但还没有极简的方案,所以还没上。
但是不会做一种付费才能进入的群,一是场景不普遍。群更多对应社交,专门的垂直用途的群,可能不是微信应该做的。二是群加重用户负担,现实里面人处理不了那么多社交关系,简单社交好一些。
朋友圈分组查看也是,微信方面始终认为动辄上千联系人的微信用户是对微信的一种「乱用」,是非典型用户。典型用户应该只有几十或一百多个联系人,查看朋友圈的信息流完全不是负担,也不需要分组。只要加上分组查看这样的人工手段,必然会干扰自然的信息流,这可能是微信比较忌讳。
不过微信体量到了现在这个程度,每个人有几百个联系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16年3月的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微信用户好友数超过了100人),增加这样一个有效的过滤信息噪音的手段,是否可以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了呢?也许只有 Allen 知道。
有时候我觉得,适度的去满足一些重度用户的需求,没准会有新的创新思路出来。事实上微信内部团队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产品尝试,包括付费阅读、语音问答这样的功能,因为最终没有找到「极简的方案」,所以没有上线,包括内测了一个多月的公众平台移动版,依然在内测中。
如何找到极简的、创新的方案来改进攻能,如何处理极度复杂的业务和海量数据,应该是微信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简约这东西可能是世界上最艰深的事。有时候通过简单的技术和管理,可以创造出简单的用户体验。有时候又不尽然。一个人在一种情形下觉得简单的东西,换一个人或换一种环境,简单就有可能变成复杂。尤其是用户量达到几亿的量级,想做到简约和节制,就难上加难。
同时,微信也已经足够复杂了。功能的堆叠和海量用户,让微信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每次看到复杂的东西,我都会想到《泰塔尼克号》的拍摄过程,我惊叹于詹姆斯·卡梅隆对整个电影庞杂结构和繁复场景的把控。从一张船票开始,到船舱的狂欢,爱情的萌动,背叛与阴谋,撞击冰山,船体断裂,逃生,救助,到每一个小人物的刻画,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在宏大的场景中刻画了细致入微的情感。
当微信团队面临几亿用户的时候,项目和产品的复杂度是呈几何级增长的,大量的项目和产品线会交织进行,你需要抽丝剥茧,层层推进,确保重要和紧急的项目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你就像一个杂耍演员,在复杂的环境中把多种因素抛向空中,将它们反复排列,直至形成最佳组合,同时确保每个因素小球都不会因为你的倏忽轰然落地……这是多么有挑战的一件事啊,同时危机重重!
除了简单和复杂,还有微信的社会属性和连接性。这是 Tony 反馈给我的讯息。Tony 说:
从社会的角度上看,2亿用户和6亿用户是完全不一样的场景,6亿用户面对整个社会的复杂度,如老年用户、县城用户/农村用户,不少人群的信息真伪鉴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很弱的,关系链过多、信息量过多、均会形成新的延伸问题,有待团队的产品演进;
另一方面,就是互联网+的生态,微信原有的 API 尚有待演进,需要团队具备更敏感和更有力的节奏。
Tony 是有胸怀、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他能够看到普通用户看不到或不关心的需求。根据2015年的微信用户数据报告,超过60岁的微信用户就有上千万,更何况县城用户/农村用户。当一个产品用户总量到了6、7亿的规模,一些边缘用户的需求就变得迫在眉睫,因为体量同样巨大。我想我们都会被拉到一个「家人群」,群里面很多文章都是这样的:
80岁看着像50岁!国家级中医每天坚持3件事
「饿死」癌细胞,也要走对路!
三大穴位最养肝,碰一碰就有效
……
如何让这样的用户也能获取到科学的,有效的信息,同样是微信需要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另外,无论大家是否承认,微信现在已经像个移动互联网生活的操作系统了,如何更有效的设计和利用开放平台的 API,在规则之内,给第三方开发厂商更大的自由度,连接软件、连接硬件、连接人、连接物、连接世界,这将是微信的未来。
这一篇不会再有续篇了。关于微信的主题,总是过于宏大,我自己完全无法掌控,只能传递一些讯息,就像即将驶离海港的轮船发出了一声汽笛的鸣响,您听见声音就好。
再次感谢微信,它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拥有了更多的朋友和读者。因为微信,我写了更多的字,看了世界上更多的风景,认识了生命中不可思议的人。微信应该有更好的未来,我们也是。
原文首发公众号「MacTalk」,有兴趣的话可以搜索「sagacity-mac」关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2-11 21: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观察长期不联系的好友信息不会出现在feeds流中,算是一种“朋友圈分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11 21: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极简是对的,不要乱加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11 21: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我都懂,可是 macOS 版客户端为什么还不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1 2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是,一直在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1 21: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池老师,微信会考虑把公众号内容单做一个资讯应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2-11 21: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最希望的是聊天记录同步以及免二维码登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11 21: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普遍过大的好友量和信息流,导致每天消息列表越来越多,真希望可以出个简单的分组或者tab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1 21: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的好像真有人用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11 21: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极简的解决方案,最佩服微信做到的这一点;很多微信现有的功能或者解决方案,有时候想想,是否自己能提出一个更简单通用低成本的方案呢,绝大部分都想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